2012-08-16

我給自己上了一課

結果,滿載而歸意義飽滿的旅遊後記我還沒整理完,
就先決定用文字來沈澱最近佔據我大部分生活的工作項目。

的確,我最近(尤其是這幾週)最常做的事,
就是拿著iPad和stylus,對著電視。
沒事就扭開電視機,盯著並記錄這些其實沒接觸很多但感覺真的好像認識了很久的選手們的生活細節、上課情況、學習進展、練習狀況,好像不知不覺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我到現在還是會感覺有點莫名其妙自己怎麼會接下這個案子。
論資歷、論功夫底子、論娛樂性節目賣點鏡頭美觀戲劇元素...
比我能勝任的,其實大有人在。
但既然工作落到我面前來了,
再莫名其妙的契機總有它發生的意義。

像詩皓說過的,你若想在某方面更進步,那你就去教它吧。

如果說之前約兩年在主流教育系統裡執教鞭
和之後同樣約兩年在音樂學院裡教唱給我的最大感悟,那就昰 -
所謂“教學”,從來不是單向的。

在“拆開”再“重組”的過程中,
最終得到的成果永遠不會只是最初你所認識的面貌而已。

而“教學”過程中的這份“拆開再重組”後的所得,
也不僅僅只是在教課內容上的精進而已。
用心教過,你便知。

一個星期的課暫告一段落後,我在喘一大口氣的同時也終於看完了所有上課錄影,為自己的教課大點做了總結。

你如果問我,我會坦白說,1個星期4堂不到2小時的課,要帮同時還要學習、準備很多東西的程度良莠不齊的8位比賽選手準備8首合唱歌曲加一首開場歌曲,時間其實昰不夠的。不,也許應該這麼說,是在有限的時間裡,綜合所有客觀因素,最終能把東西做得多好的問題而已。授課的人畢竟不是魔術師,不能締造奇蹟也不能變個法子控制學生的學習速度、方式和心態。傾囊相授,也需看對方的接受意願、沈澱能力與消化速度。

我不敢說自己的課成功與否,
也不敢想自己的話到底對學生影響多少,
但在整理自己在授課時一再重複的、或不經意說出的、或是從別處學來聽來自己覺得很該分享的這些話,
我好像也在給自己上了一課。

然後我會想,如果我可以控制這些學員們的大腦,
我很想很想,將這些話都烙印在他們的思維系統中。
就像我也希望它們能深深地植入我自己的系統中一樣。

環良老師在節目的大師班說過:
“表達,是為了檢查自己的想法。”

我也很希望,這些我以下說過的話,都是能經得起檢查的。

===================

1。“不要只是把音唱出來而已。”(可是音一定要在,要對。)

2。"Perfection is not just about control,
it's also about letting go." --- The Black Swan
(BUT!!! 所謂的"letting go",
必須建築在你已經有的基本功的基礎上。)

3。"Sing every note with LOVE." --- 陶喆
(感謝大哥/恩師陳達偉的無私分享,
我才有這麼好的至理名言分享給學生們。)

4。"帶上舞台的3Cs:
Be CONFIDENT(自信心),
Feel COMFORTABLE(自在感),
Have CONVICTION(信服力)。"

5。“把歌唱當成玩樂器一樣,
切記我們這把“樂器”(Voice; 聲音)的兩大特質:
Versatility(靈活性) & Vulnerability(脆弱性).”

6。"Ground your basics. 
Take care of your fundamentals." 切莫本末倒置。
(這也如同許環良老師說過的,基本功一定要在。)

7。“練習記得要事半功倍
練習方法很重要,要針對問題,要有效率
不糾正錯誤,唱100遍錯的都是沒有用,只是浪費時間。”
(Work smart, don't just work hard.)

8。“練習的目的:把犯錯的幾率降低。
(10次的反覆練習和100次的反覆練習,有差嗎?)

9。“你永遠不知道你今天會在怎樣的環境表演、碰到怎樣的sound engineer、有怎樣的音響。但是只要你的基本功在,沒甚麼好怕的。你的功夫底子誰都拿不走,也不該被影響的。”

10。“只要基本功在,無論以後唱甚麼歌、學甚麼曲風、加甚麼舞步、走甚麼台位都來得容易多了。”



劉慧祺,你記住了嗎?